加法器ALU设计
加法器一位全加器基本原理 串行加法器基本原理 并行加法器(串行进位)基本原理 并行进位的并行加法器 相关知识点一、ALU功能1.算数运算 2.逻辑运算 3.辅助功能 结构形式 二、逻辑的硬件实现与、或、非的硬件实现 复合逻辑的实现 法器 一位全加器基本原理 串行加法器基本原理 并行加法器(串行进位)基本原理 并行进位的并行加法器 相关知识点一、ALU功能1.算数运算 2.逻辑运算 3.辅助功能 结构形式 二、逻辑的硬件实现与、或、非的硬件实现 复合逻辑的实现# 加法器 一位全加器基本原理 串行加法器基本原理 并行加法器(串行进位)基本原理 并行进位的并行加法器 相关知识点一、ALU功能1.算数运算 2.逻辑运算 3.辅助功能 结构形式 二、逻辑的硬件实现与、或、非的硬件实现 复合逻辑的实现 法器 一位全加器基本原理 串行加法器基本原理 并行加法器(串行进位)基本原理 并行进位的并行加法器 相关知识点一、ALU功能1.算数运算 2.逻辑运算 3.辅助功能 结构形式 二、逻辑的硬件实现与、或、非的硬件实现 复合逻辑的实现
加减运算与溢出判断
溢出判断加减运算 溢出判断分类1.上溢出2.下溢出 使用方法1.采用一位符号位 2.采用一位符号位,根据数据位进位情况判断溢出符号位的进位Cs ,最高数值位的进位C1. 3.采用双符号位 相关知识点1.符号扩展1.定点整数 2.定点小数 判断 加减运算 溢出判断分类1.上溢出2.下溢出 使用方法1.采用一位符号位 2.采用一位符号位,根据数据位进位情况判断溢出符号位的进位Cs ,最高数值位的进位C1. 3.采用双符号位 相关知识点1.符号扩展1.定点整数 2.定点小数 # 溢出判断 加减运算 溢出判断分类1.上溢出2.下溢出 使用方法1.采用一位符号位 2.采用一位符号位,根据数据位进位情况判断溢出符号位的进位Cs ,最高数值位的进位C1. 3.采用双符号位 相关知识点1.符号扩展1.定点整数 2.定点小数 判断 加减运算 溢出判断分类1.上溢出2.下溢出 使用方法1.采用一位符号位 2.采用一位符号位,根据数据位进位情况判断溢出符号位的进位Cs ,最高数值位的进位C1. 3.采用双符号位 相关知识点1.符号扩展1.定点整数 2.定点小数
五段式指令流水线
五段式指令流水线运算类指令的过程 Load指令 Store指令 条件转移指令 无条件转移指令 基本原理水线 运算类指令的过程 Load指令 Store指令 条件转移指令 无条件转移指令 基本原理# 五段式指令流水线 运算类指令的过程 Load指令 Store指令 条件转移指令 无条件转移指令 基本原理水线 运算类指令的过程 Load指令 Store指令 条件转移指令 无条件转移指令 基本原理
主存储器的基本组成
主存储器定义主存储器(Primary Memory),也称为内存储器(Internal Memory)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是计算机中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指令的部分,直接与中央处理器(CPU)交互。 组成部分1.存储单元构成存储器的基本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 2.数据总线用于在CPU和存储器之间传输数据。 3.地址总线用于传输存储单元的地址信息。 4.控制总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如读/写命令。 5.控制单元管理存储器的操作,如数据读取和写入。 结构形式主存储器通常以线性数组的形式组织,每个存储单元都可以通过其地址直接访问。 分类主存储器主要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特征主存储器具有快速访问速度,但通常容量有限,且易失性(断电后数据丢失)。 基本原理 相关知识点1.寻址储器 定义主存储器(Primary Memory),也称为内存储器(Internal...
主存储器和CPU的链接
主存储器和CPU的连接结构形式 位扩展结构形式 字扩展结构形式 字位同时扩展结构形式 相关知识点1.译码器连接 结构形式 位扩展结构形式 字扩展结构形式 字位同时扩展结构形式 相关知识点1.译码器# 主存储器和CPU的连接 结构形式 位扩展结构形式 字扩展结构形式 字位同时扩展结构形式 相关知识点1.译码器连接 结构形式 位扩展结构形式 字扩展结构形式 字位同时扩展结构形式 相关知识点1.译码器
三码之间的特性对比
特性对比 对比 # 特性对比 对比
SRAM和DRAM
DRAM刷新定义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刷新是指定期重新充电DRAM存储单元的过程,以维持存储在其中的数据。 结构形式DRAM的刷新通常是在整个存储器阵列上以行或列为单位进行的。 分类1.分散刷新 2.集中刷新 3.异步刷新 特征DRAM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这是其与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的主要区别。 基本原理栅极电容: SRAM基本原理双稳态触发器: 相关知识点1.两个基本原件的对比 2.DRAM的地址线复用技术 AM 刷新定义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IEEE754
IEEE754定义IEEE 754标准是由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的浮点数运算标准,定义了二进制和十进制浮点数的格式及其运算规则,确保在不同计算机系统和平台上的一致性。 组成部分IEEE 754标准主要包含两部分:单精度(32位)和双精度(64位)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结构形式一个浮点数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其中,指数部分采用偏移量表示,尾数部分采用隐藏位技术。 1.符号位 2.指数部分 3.尾数部分 ①单精度浮点数(32位) 符号位(1位):表示数值的正负。 阶码(8位):表示指数。 尾数(23位):表示有效数字(小数部分)。 ②双精度浮点数(64位) 符号位(1位):表示数值的正负。 阶码(11位):表示指数。 尾数(52位):表示有效数字(小数部分)。 分类单精度和双精度是IEEE 754标准的两种主要分类。 特征IEEE 754标准的主要特征包括标准化、可扩展性、精确度可控等。 54 定义IEEE...